屏東縣桿線地下化邁向180公里 移除逾2500支電線桿 成效顯著 助攻科學園區與高鐵特區發展

屏東縣桿線地下化邁向180公里 移除逾2500支電線桿 成效顯著 助攻科學園區與高鐵特區發展

屏東縣近年積極推動桿線地下化,目前已完成縣內總長近180公里工程,其中,滿州通往恆春的主要道路縣道200線,去(113)年完工後,歷經颱風與豪雨侵襲未傳出停電災情,展現提升防災韌性的成果。隨著屏東科學園區進駐腳步加快,縣府團隊也加速與台電、中華電信等單位合作,推動高鐵特區及周邊6條聯外道路地下化與改善計畫,未來將逐步擴及全縣,打造更安全、抗災與兼顧產業發展的環境。

縣府工務處長林洋助表示,屏東自106年起推動韌性電網計劃,至今已完成多項成果,包括:屏東市復興南路、萬丹萬新路、屏鵝公路、滿州200縣道與離島小琉球。以200線為例,過去每逢颱風豪雨,常因強風吹落電線影響供電,如今完成全長10公里、拆除302根電桿的地下化工程,不僅電力與通信穩定供應,也還給鄉親美麗的天際線,展現出工程的實質效益。

工務處林處長指出,近年面對極端氣候挑戰,為提升防災韌性,目前縣內計有8鄉鎮、17項,總長超過16公里桿線下地工程正加速推進中,其中,串聯南台灣高科技S廊帶的關鍵「屏東高鐵特定區」周邊1-1計畫道路拓建、1-2及1-6計畫道路拓建、2-1及2-13計畫道路新闢,以及2號計畫道路拓寬等四大重點工程陸續推進,總長5.39公里,預計116年完工,工程完成後,將為屏東科學園區及產業發展奠定重要基礎。

此外,縣府也積極向交通部公路局提報計劃申請近12公里,涵蓋九如、屏東市、麟洛、牡丹等6項道路拓寬與改善工程,待整體完工後,屏東縣桿線下地總長度將突破200公里,未來將持續逐步擴及全縣。縣、鄉道電纜線地下化後,不僅可大幅降低因樹木、外物碰觸或車輛撞擊電桿所造成的停電事故,更能串聯周遭道路,建立安全交通路網及友善行人空間。

滿州在地居民表示,以前遇到颱風時常停電,一停就是好幾個小時,自從完成電纜地下化後,情況改善許多,再也不用擔心強勁落山風或颱風來襲時的停電問題。經常往返恆春與滿州的林小姐也分享,道路改善及桿線地下化,不僅解決過去危險彎道及車道不足的狀況,每次通勤看到這麼整齊乾淨的道路,心情都特別愉快。

縣府表示,電纜地下化是城市現代化的必經過程,在推動過程中常因管線種類繁多、權責單位不同,需多次跨單位召開協調會進行整合,施工期間更要兼顧交通與民眾生活影響,感謝交通部、內政部、台灣電力公司、中華電信、各公所與鄉親的支持與配合,才能讓各項工程如期完成。